泛舟依從事的地點,可分為海洋泛舟(Ocean Canoeing)和激流泛舟(White Water);依所使用的舟艇可分為獨木舟 (Canoe)、皮船 (Kayak)及橡皮艇(raft);依操控人數有可分為單人泛舟和多人泛舟。台灣一般將泛舟專指於激流泛舟,而其他用槳的泛舟,通稱划船。泛舟通常是泛指使用是一種長而窄,兩端尖,以槳為行進工具的舟艇。

 

  泛舟的起源甚早,人類很早就已經使用各種不同的舟艇作為運輸或捕魚工具。例如,美洲印地安土著,利用樺樹枝撐開獸皮或挖空樹幹,作成的獨木舟;南太平洋土著,在大型獨木舟外加一個防顛覆的支架,做為海洋航行的交通工具;愛斯基摩人用海豹皮做成的皮船 (Kayak),至今仍是愛斯基摩人最佳的水上工具。在中國河套附近的居民,早也使用羊皮做的充氣的皮筏做為運輸工具,當地人稱為「渾脫」;中國的划龍舟活動,也可遠推至兩千多年前在汨羅江尋找屈原的歷史。在台灣蘭嶼原住民達悟族所使用的別具風味的獨木舟,都可證明泛舟的起源甚早。

 

  現代泛舟已經變成一種特殊的水上休閒娛樂或是一種水上競技,所使用的舟艇材質已是先進的鋁合金、木材或合成橡膠。第一個大力推動泛舟活動為休閒或運動泛舟的組織,是由英國法庭律師John Mac-Gregor1865所建立的英國皇家舟艇俱樂部(Royal Canoe Club)。John MacGregor18651892年期間致力發行雜誌和書籍,大力推廣宣傳泛舟活動,也奠定目前普及的泛舟運動。
    所以,無庸置疑的,泛舟就應以Royal Canoe Club的所在地為原地-[41 Compton Crescent, Chessington, Surrey UK]。 如果以國際舟艇聯盟(International Canoe Federation,ICF)或國際激流泛舟聯盟(International Whitewater Federation,IWF)所在地為原地也不錯- [ICF, Dozsa Gyorgy ut 1-3, 1143 BUDAPEST, Hungary] [IWF, CP 63 St Augustin, Quebec, G3A 1V9
,Canada]

台灣泛舟勝地
  台灣泛舟地點首推花蓮瑞穗的秀姑巒溪,其實台灣北中南東四區都有適合泛舟的地方。
1.
東部地區-秀姑巒溪,起點:瑞穗,終點:豐濱,全程24公里 。

 

2.北部地區-多望溪,宜蘭縣大同鄉太平山下,泛舟區以土場至仁澤為主,全長約5公里。

 

3.中部地區-烏溪,南投縣政府開放的烏溪泛舟溪段,位在國姓橋到中興吊橋之間,約莫15公里。

 

4.南部地區-荖濃溪,分上下段,上段寶來至新發,共計十九公里,下段六龜-新威,全長十五公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程長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