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石話石說 (12)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 Mar 01 Sun 2020 13:52
  • 蕨醒

 

 蕨類的幼葉很有意思,卷曲的嫩葉如孕育於母親子宮的胎兒,有著新生的喜悅;也有像害羞的雞母蟲,正面臨生存危機的戒慎恐懼。那美麗的問號❓慢慢地舒展開來,渴望著探索生命中的第一道陽光。 

 

每一次呼吸,你就長高了一點點;

每一次舒展,你就更自由一些些。

生命的珍貴,就在不知不覺擁有的事物裡! 

程長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開學防疫大作戰,等安頓就緒,一週就結束了!唯有忙碌才能與天地不仁相匹敵吧!? 

   

期待早日龍馬負圖來、玄龜背書出,聖人則之,疫絕不振! 

 

繼續宅在家,淡泊看天下,簡單過生活;天地一壺茶,不負好春光!眼望千里,心享清明! 

 
文章標籤

程長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很平常的一天,鹿港就是飄著小雨,

遊客少,香煙少,空氣少有的乾淨,

偶然抬頭才發現,紅磚牆上的苔蘚很美麗。

難得有這樣一個偶遇,

程長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畢卡索說:「我只花了四年時間就畫得像拉斐爾一樣,卻用了一生的時間,才能像孩子一樣的畫畫!」。 

 

在苔蘚微景觀裡也是一樣,人還是要多到戶外走走,自然的苔景觀還是最美最療癒。實在因為要養家活口,被綁在辦公室的時間越來越長,所以只好把這等大自然的美景,弄到辦公桌前,就近來療癒自己的身心。

我覺得我們做微景觀的技巧越少越好,越接近自然才能越貼近越契合自己的心靈!


程長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唐朝詩人王維的詩很喜歡用「空」和「獨」來描述自己的孤獨心境,像「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獨坐幽篁裡,彈琴復長嘯。」等等。其實王維是用孤獨的一種體悟在療癒自己身心,是一種人生的修煉,利用一種心如止水的平靜和簡單的生活方式,反而更能在緊張繁忙庸庸碌碌的工作外,得到真的舒壓與解放。 

 

在微景觀的世界中,很能感受王維的這種洗盡鉛華的空寂心靈療癒法。這盆武竹已經養了八年,從種子開始種起,因為王維的一首「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我種上了青苔;為了「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我架了一座小橋;為了能「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我擺了張凳子。

蘇東坡評價王維:「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如今我則有觀我的微景觀味摩詰之詩,做我的微景觀揣摩詰之畫,不亦快哉。

更重要的是將心緒放在微景觀裡,耳聽大自然的輕音樂,心情得到澄淨與放鬆,也只有王維知道了!

程長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學生問說:「為什麼東西加個玻璃罩就變得超有質感的?我也要把我自己加個玻璃罩!」 

 

加上玻璃罩的質感,應該是有種被呵護的感覺吧!?記得小王子裡的玫瑰花說她怕風怕冷,怕被野獸吃掉了,所以小王子就給心愛的玫瑰花罩上玻璃罩!

來到地球的小王子,後來自我檢討:「當時我不曉得去了解!我應該根據她的行為而不是依據她的話語去判斷她。她向我施展的芬芳和美麗,我不應該逃避的⋯⋯我應該猜想得到她那些可憐的詭計後面所蘊藏著的溫柔。花是這樣的矛盾!但我當時太年輕了,我不懂得如何去愛她⋯⋯」

罩玻璃罩質感的事情就是這樣,玻璃罩裡的植物貪戀主人的呵護,罩玻璃罩的主人偷偷享受那初戀的感覺。但是質感的背後就是自然或不是那麼的自然!

程長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如果你也一個人

跟我一樣懂得享受孤單

來坐,請坐下來

你可以像跟自己談天那樣自然

程長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這微觀世界中,無苦無樂,無悲無喜,

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人想不起來! 

  

   

程長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自然會有饋贈,

饋贈那不負自然的人;

生活也會有饋贈,

饋贈那懂生活的人。

程長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現在我養苔蘚植物,是用玻璃罩罩住來保濕。無意間發現,每次掀開罩子噴水時都會聞到一股香味,很醒腦的香氣! 

 

網友回應:「能瞬間短暫提神,應該是氧濃度比較高的關係。」

也許喔,那就每天早上醒來吸一口!一天的氣力,就靠吸這一口了!!

吸大麻犯法,吸苔蘚應該是OK的!? 

程長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問苔蘚:「妳長在美麗的日月潭邊,誰會注意到你啊!?」 

  

苔蘚笑著回我:「就是沒有人注意,就自顧自的美麗呀!其實我一生最美麗的地方,就是承認自己的平凡。」 

程長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朱元璋有寫過一首描寫菊花的詩,也借花來顯示自己當年的意氣風發:「百花發時我不發,我若發時都嚇殺。要與西風戰一場,遍身穿就黃金甲。」朱元璋一生可能未曾低頭仔細看過苔蘚,六百年後常伴陵墓週遭的,卻不是菊花而是苔蘚。

六百年後有個人循著苔蘚拾階而來,憑弔這位明朝的開國皇帝。

   

               

程長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