衝浪(surfing)是利用一種長122 to 366 c m 的長板,向著岸濱破浪滑行的運動。衝浪一般認為是由古波里尼西亞人(Polynesian)傳入夏威夷,但是何時從事這種衝浪則無法考查。
  英國探險家詹姆士.庫克船長(James Cook)在西元一七六八年至一七七一年,受命英國海軍總部(British Admiralty)和皇家學會(Royal Society),首次航行至南太平洋,並於一七六九年時發現大溪地。一七七七年十二月再次登陸大溪地時,看到大溪地土人在馬他瓦伊角(Matavai Point)划著一艘裝有舷外支架的獨木舟衝進高捲的海浪中,並在航海日誌寫下:「我不得不說,這個人被海浪急速推動滑行時,他的確感受到至高的樂趣。」詹姆士.庫克船長寫下的這段航海日誌,是對衝浪運動所下的最早而完美的定義。
   
幾乎同時的庫克船長所指揮的英國皇家「決心號」(Resolution)與「發現號」(Discovery)於西元一七七八年發現了夏威夷,並在考艾島(Kauai)的Waimea海灘登陸。稍後,庫克船長和副手詹姆斯.金恩(James King)看到夏威夷人乘著一塊長短不一的木板,在海浪上奔馳,感到無比驚異。副船長金恩形容夏威夷衝浪時說:「他們在表演那些困難而危險的動作時,那種勇敢而嫻熟的技巧,的確令人歎為觀止」。這時候的夏威夷人已知使用相當先進而簡單的衝浪板了。

  那到底衝浪是發源於大溪地抑或夏威夷呢?我們可以從上面兩段文字敘述加以推敲。如果衝浪是由夏威夷傳入大溪地,當時庫克船長在大溪地看到的土著衝浪,應該就是使用進步和簡單的長板,而不是當時看到的笨重而不方便的「裝有舷外支架的獨木舟」,這種獨木舟是波里尼西亞人特有的交通工具。所以應該是波里尼西亞人,將這種特殊的衝浪運動傳入夏威夷,夏威夷人再加以改進的。

  夏威夷歷史也有記載西元五百年至八百年間,居住在馬貴新群島(Marquesas Is.)的馬貴斯土著就仰賴星座方位,航行至二千哩外的夏威夷,並在大島(Big Island)上的南點(South Point)附近登陸,並且定居下來。十三世紀左右,波里尼西亞的社會群島(Soci-ty Is.)或大溪地島(Tahiti)土著們駕著上述類似的獨木舟,航行到千哩外的夏威夷群島(Hawaii Is.),並且征服了早期定居的馬貴斯人。從這裡更證實了大溪地土著有到過夏威夷,或在更早之前就把衝浪運動傳入了夏威夷(以上參考資料主要由健野戶外休閒用品公司提供) 。

  根據以上,衝浪活動應該發源於大溪地,發展於夏威夷,1920年代傳入加州,1960年代成為美國年輕人最喜愛的水上休閒活動之一。在二十世紀的今天,衝浪活動遍及世界各地,其中以美國最為盛行,日本、澳洲次之,若以風氣而言則以澳大利亞和南非對衝浪最狂熱。個人認為以大溪地或夏威夷為原地都不錯,全球衝浪組織GOB則位於 夏威夷檀香山。

 


台灣衝浪勝地
  衝浪,這項國人陌生的水上運動,近年來隨著台灣人重視休閒娛樂逐漸受到歡迎,頭城大溪蜜月灣、南部墾丁等一年四季常可以看到喜好衝浪者,浪濤裡天人的爭戰。「衝浪板」是少為人知的另一項台灣的「世界第一」,其中以自有品牌「Atunas」行銷全球五十餘國的山王工業即為「世界第一」的外銷尖兵之一。

  台灣衝浪運動始源於六和七年代駐台美軍,當時的美國軍人在休假期間並無任何休閒活動可以娛樂,有鑒於此,就有部份美軍利用返回美國期間,把衝浪運動帶到台灣,隨即在野柳、金山附近海灘流行起來,並組織衝浪俱樂部,而此一俱樂部國人無法參與,乃因當時屬戒嚴時期,海岸地區受到軍方管制。.

  孫耀聖、孫耀東 兩兩 兄弟,是國內早期參與衝浪運動的始祖。孫耀聖在美軍駐台時,就曾參與衝浪活動,並結下不解之緣。孫耀聖於民國六十八年底,在宜蘭大溪組約「閃電衝浪俱樂部」、「萬里衝浪俱樂部」相繼成立。 民國七十七年三月二十九日 ,中華民國衝浪協會正式成立,由台灣省旅遊局局長 許文聖 先生擔任衝浪協會理事長,孫耀東擔任協會的副總幹事。隨著解嚴之後,海岸地區的開放,又有「福隆衝浪俱樂部」、「墾丁衝浪俱樂部」成立,而「好時辰衝浪俱樂部」更名為「密月灣衝浪俱樂部」。 民國八十一年十月一日 ,自南非引進SPIDER衝浪板的顧雲仙、陳麗玲夫妻,於宜蘭大溪成立「SPIDER衝浪俱樂部」。

台灣適合衝浪的地點:北部金山;中部通霄、竹南崎頂;南部佳樂水;東部頭城大溪蜜月灣。

參考資料

1.   健野戶外休閒公司http://www.outdoor.com.tw/

 

2.   閃電衝浪俱樂部http://www.surfcenter.com.tw/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程長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