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到一則新元素112命名的報導順手貼了一篇最近發現的新元素(107-111)的元素發現和命名的過程後來想想乾脆把所有的元素都貼出來算了算給小鹿兒們一個今年暑假的一個禮物

1.   H氫 Hydrogen1766,被英國科學家亨利·卡文迪什(Henry Cavendish)發現,1787法國化學家拉瓦節 (Antoine Lavoisier)命名。 希臘語 hydro()+genes(造成),意即「產生水」的物質。 中文原稱「氫氣」為「輕氣」,「氫」屬以後新造的形聲字。 日語朝鮮語循希臘語原義,稱為「水素」。

2.   He氦 Helium:在1868的一次日食觀測時,由法國天文學家皮埃爾·詹遜首次在太陽光譜中位於的譜線附近發現了這種發出黃色譜線的物質。在詹遜從太陽光譜中發現氦時,英人J.N.LockyerE.F.Frankland認為這種物質在地球上還沒有發現,因此定名為「氦」(法文hélium英文helium),源自希臘語hëios>,意為「太陽」。  我國則根據這個詞的第一音節音譯成“氦”。

3.   Li鋰 Lithium1817瑞典科學家阿弗韋聰(Johann Arfvedson)在分析透鋰長石礦時發現,由於是在岩石中發現,故依希臘語 lithios命名,意為「岩石」。 我國則根據這個詞的第一音節音譯成“鋰”。

4.   Be鈹 BerylliumLouis Vauquelin 在西元1798年在綠玉石和翡翠中發現鈹元素。所以Beryllium一詞來源於希臘語的綠柱石(beryl)我國則根據這個詞的第一音節音譯成“鈹”。

5.   B硼 Boron1808年,英國的戴維和法國的蓋呂薩克、泰納,用鉀還原硼酸而製得硼。天然含硼的化合物硼砂(Na2B4O7·10H2O),故硼的拉丁名稱為 boracium既來自borax(硼砂)。我國則根據這個詞的第一音節音譯成“硼”。

6.   C碳 Carbon:碳單質很早就被人認識和利用,像古代就懂得使用煤當燃料,煤當中就含大量的碳元素。故碳元素命名即從的拉丁語Carbonium,意為「煤,木炭」。中文「碳」字由木炭的「炭」字加表固體非金屬元素的石字旁構成,從炭字音。

7.   N氮 Nitrogen1772蘇格蘭愛丁堡,由 D. Rutherford 發現。1774年法國A.L.拉瓦節將這種氣體命名為azote,含義是無益於生命。氮的英文名稱來源於希臘文nitre,含義是硝石。我國則根據氮有沖淡空氣之意而譯為“氮”。

8.   O氧 Oxygen:氧元素是由英國化學家約瑟夫·普利斯特里瑞典藥劑師及化學家舍勒1774分別發現。另有說法認為氧氣首先由中國首先發現。氧氣Oxygen希臘文的意思是「酸素」,該名稱是由法國化學家拉瓦錫節所起,原因是拉瓦錫錯誤地認為,所有的酸都含有這種新氣體。現在日文裡氧氣的名稱仍然是「酸素」。而台語受到台灣日治時期的影響,也以「酸素」之日語發音稱呼氧氣。氧氣的中文名稱是清朝徐壽命名的。他認為人的生存離不開氧氣,所以就命名為「養氣」即「養氣之質」,後來為了統一就用「氧」代替了「養」字,便叫這「氧氣」。

9.   F氟 Fluorine:氟(Fluorine)這個名字來自拉丁文<i>fluere</i>,意思是幫助熔融的物質,也就是氟化鈣(螢石)的最初用途。因為氟的化合物很穩定,所以氟單質很難分離。使用一般的化學方法,往往只能得到氟化氫。也正是這個原因,很多曾經嘗試分離單質氟的化學家因此中毒,甚至獻出生命。元素氟最終是由法國化學家亨利·莫瓦桑1886626日用合金為陽極、金屬鉑為電解槽,電解氟化鉀的20%無水氟化氫熔融液的方法首先分離出來的。此時距離元素氟的被發現已然近一百年,而亨利·莫瓦桑本人也因此獲得1906年的化學諾貝爾獎我國則根據這個詞的第一音節音譯成“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程長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