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交媒體如此發達的今天,我常常希望能有一種留言回覆像一千多年前一些文人的應和詩詞一樣, 雖然平淡,但總是深情無限。

唐代邱丹人稱邱員外,是蘇州人,韋應物當過蘇州刺史,和邱丹有過不少的交往。邱丹也曾經當過尚書郎,但因為內心恬淡,後來辭官歸隱,到杭州北面的臨平山學道,韋應物和邱丹惺惺相惜,在秋夜裏思念在臨平山修道的好友,寫了這首《秋夜寄邱員外》

懷君屬秋夜,散步詠涼天。

空山松子落,幽人應未眠。

小邱啊!在這深秋的夜晚想起你了,起身到院子散步,給你做一首詠嘆天涼好個秋的詩吧!

想你在空山寂靜裡,一定聽到松子落下的聲音,幽居深山修道的你,一定也還未入睡。

邱員外收到信後也提筆回韋使君《和韋使君秋夜見寄》應和:

露滴梧葉鳴,秋風桂花發。

中有學仙侶,吹簫弄秋月。

老韋啊!你說的那個略有涼意、明月當空的秋夜,我還真的沒有入睡,然而不是在松樹旁聆聽松子落地,而是在梧桐、桂花樹邊聽一起學仙的道友吹簫呀!

這個來回的回覆在當時也要個把個月吧!?但在千年時間洪流裡,也算秒回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程長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