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來談談天下雜誌2019台灣城市大調查,怎麼來看這份調查結果呢?其實調查結果分為兩部分,綜合當地居民的主觀感受民調、加上客觀項目,共73項指標進行競爭力排名。客觀指標來自2018年各級政府調查、統計資料,主觀指標則取自《天下雜誌》對民眾進行的意見調查;佔分比例前者為80%、後者20%。最後將各縣市五大面向得分平均後,再轉換為千分制分數獲得總分。所以2019年《天下》幸福城市大調查結果,全台22縣市根據經濟力、環境力、施政力、文教力與社福力等五大面向的評比比較客觀,所以可信度比較高,拿來評斷名次比較公平,但是因為各縣市資源不同,所以也不算很公平,所以調查報告還是會將六都和其他十六個縣市分開評比。如果我們單看這部分調查,以彰化縣為例,不管是卓縣長、魏縣長時期彰化縣大概都處在中段班,有些項目甚至名列前矛,如教育文化類。像嚮往居住縣市,我們彰化縣都僅次於六都之後。調查結果比較貼近民氣,符合庶民感覺。所以這個調查內容比較適合同縣市不同年度來互相評比。

天下雜誌這份調查的另一個大家感興趣的部分,就是縣市長施政評比。

縣市長施政分數計算方式:

《天下雜誌》縣市長施政分數自2010年開始,開創結合民意調查和專家評比的縣市長施政滿意度,將民眾與專家對縣市長施政表現的調查結果進行加權,加權比例為民眾80%、專家20%。其中,民意調查分總體施政滿意度(30%)與五力施政面向滿意度(50%,每一面向各佔10%);專家評比分總體施政滿意度(10%)與分項施政滿意度(10%),共同構成《天下雜誌》縣市長施政分數。

所以這一個調查評比就非常的主觀,參考價值不高,其實充其量就是一份民調,不同縣市的民調怎麼可能互相比名次。舉個例子,台北市長柯文哲施政分數排名倒數第三,屏東潘孟安縣長排名第一,但是你問台北人願意搬去屏東住嗎?那問彰化人你選擇住台北和屏東呢?答案應該很肯定,但是施政分數就是當地民眾的主觀意志的表現,屏東縣民和台北市民對縣市政的要求不同,如何互比呢?

另外天下雜誌的這個縣市長施政評比方式對人口少的縣市有利,如果加上藍綠選民比例懸殊的縣市一定名列前茅,例如連江縣、花蓮縣、金門、台東,這種死忠的鐵粉不會因為縣長執政的好或壞,就改變自己的投票傾向。所以這種民調式的施政評比更不適合不同縣市長互比,而且即使同縣市不同政黨縣市長不同年度互比也不公平。例如以彰化縣的卓縣長、魏縣長和王縣長的施政分數來看,就大概知道彰化縣選民藍略大於綠!

回來看我們彰化縣,從2010天下雜誌用這個方式評比開始,在卓縣長時代開始五年分別名次是10、5、6、16、10,其中有兩年因為彰化辦了幾個全國性像花燈、運動會、科展的大型活動,所以名次好一點外,再看魏縣長執政的四年名次是12、17、19、14,平均值大概就在15、16之間。所以只要明年評比方式不改,沒發生什麼大事的話,我可以預測我們王縣長大概名次就是15或16名了!

https://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96772&utm_source=fb_&utm_medium=website_share&utm_campaign=fb_-website_share-icon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程長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