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最近頻上電視媒體的農藥「巴拉刈」,播報新聞的記者有人將「刈」唸成「ㄧˋ」,也有記者唸成「ㄍㄨㄚˋ」,到底要怎麼念這個字才對呢?「刈」這個字的正確唸法應該是「ㄧˋ」,是割的意思。但是因為台灣美食「刈包」關係,割的閩南語唸「ㄍㄨㄚˋ」,所以「刈包」閩南語唸成「割包」(ㄍㄨㄚˋ包)。約定俗成我們就將刈包唸成ㄍㄨㄚˋ包了。

而農藥的巴拉刈英文叫paraquat,根據音譯應該唸成巴拉ㄍㄨㄚˋ才對,因為當時代理的農藥公司在取中文名時,沒有考慮到「刈包」這個刈字,我們都已經唸錯唸成ㄍㄨㄚˋ了,以為刈字就是唸ㄍㄨㄚˋ,所以就把農藥paraquat 取名巴拉刈。所以專業的專家就會將巴拉刈唸成巴拉ㄍㄨㄚˋ,對中文認識深的就會唸成巴拉ㄧˋ。
那最近怎麼媒體一直在報導巴拉刈呢?因為政府要禁止農民使用巴拉刈,因為對人體的毒害非常嚴重,大概只要10cc就會致命,而且沒有任何解毒劑。但是巴拉刈對環境而言又是非常友善的農藥,而且除非是自殺,誤飲的機會不大,因此有些人不贊成禁用,所以就跟核能發電一樣,成為爭議的焦點了!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