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要用才有價值,而且東西還會越用越美,像很多人泡茶養壺,把壺養得亮亮的包漿,非常的好看,還有像汝窯被人使用過出現的冰裂紋,就有一種時間生活的美感。

不過有些東西雖然是沒有用,但卻有藝術價值的,可以當擺設顯示擁有者的身分與地位,但我並不喜歡這樣的東西,當然是有點酸,就是看得上眼的,也沒有擁有他們的能力和財力,只能去博物館看看過過癮了!

我一直有兩個喜好,一個喜好,就是喜歡像石頭、種子、果莢、苔蘚等等看似無用的東西,可以經由自己的眼光、巧思或手作變成好看的擺設、飾品或能用的東西。下圖顯示的是我在彰師大校園撿來的火焰木果莢,配上桃子的果核作成的茶則,可惜並不怎麼好用。 

   

另一個喜好,就是喜歡被人曾經使用過一段時間的東西,後來沒用了,被棄置了,不過這些東西都有一種被人使用過的確實之美,覺得非常可惜,所以我就會想想是不是有其他用途來延長他們的生活歲月之美。下圖是大陸平常人家常用的麻綫鼓,古早時候用來搓麻繩用的,後來生活進步了,可以不用搓麻繩了,就被棄置在燒水的灶旁,一半還被燻黑了,雖然只是平常的使用工具,但磚雕的花草還頗富美感,就跟朋友要了來,在一番戳洗之後,用拙劣的手法把破損的部分修飾了一下,本來是拿來當蓋置,但是不好用,只好拿來當文鎮擺設了! 

   


日本著名民藝理論家、美學家—柳宗悅,他在日本創辦「民藝運動」,成為發現美的運動。他推崇美的理念是:發現自然的美,無心的美,健康的美,不為名利的美,與普通民眾息息相關的美。

「美,必須是生活的產物。」

「用,才使美成為確實可靠之物。」

「一個國家或許可以只推出少數幾個非同尋常的人,然後再去誇耀其名聲。但是,一個國家的文化程度實際狀況如何,則應該根據普通民眾的生活進行判斷,最顯著的反映就在於民眾平時使用的器物上。」


於我心有戚戚焉,真正的美應該在平凡人間!

arrow
arrow

    程長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